今年10月15日,韶关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的大四本科生王骁威发表的《仅用1表示数问题中素数猜想的一个反例》,被国际数论界最高学术期刊《数论杂志》上SCI收录。此前他曾给国内数学期刊投稿,但第二天就被退回,由于偏科,英语四级没过,他可能无法保送研究生。(11月11日《南方都市报》) 初看之下,光是这篇论文题目中的几个概念就让普通人膛目结舌,但以此认定这位22岁的大学生就是可遇不可求的当世奇才,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举双手赞成。可惜,一个普通大四本科生可以成功征服世界性数学难题,并花费半年时间撰出令国内多数期刊编辑都难以理解而纷纷退稿的专业论文,在高等院校研究生考试面前他还是毫无悬念地败下阵来。 出身普通家庭和普通院校,出类拔萃的智商是他“成功”的主要原因,然而在整齐划一的应试教育模式长期熏陶下,最终促使他“成名”的还是因为他是又一个“异类”——普通二本大学生去钻研数论中的分支窄道已属“异端”,名不见经传的小辈去找国内著名专家导师交流更是“无礼”,大学没毕业就给数学权威杂志投稿简直“狂妄至极”。 能否包容异己,是真正检验“有教无类”这条流传千年的教育规律最显著的指标。这个数学明星的横空出现若归于迅速陨落的悲剧,无疑将成为刻板僵化的中国教育扼杀人才的又一条“罪证”。 现实总是很滑稽,一方面上到中央下到地方,各级地方政府大力推动“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口号响彻云霄;而另一方面,一个国产的年轻数学天才只因为偏科就失去上研究生院继续深造的机会,从而被迫改变自己的学术志向和人生轨迹。我们并非不爱才、不知道人才资源宝贵,而是缺少包容各路精英、奇才怪才的开阔胸襟。天才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们在某个领域内有着超乎常理的“偏执”,以至于常人往往难以接受。而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向来都主张循序渐进,对这种“桀骜不驯”的性格要千方百计进行“封杀”,很少试图理解,更无谓提倡。 奇迹并非没有发生的可能。2010年,中南大学年22岁的刘路就因为破解了世界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被该校破格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成为中国最年轻教授。这个成功的案例激发了同样年龄的王骁威“复制成功”的勇气和动力,可当我们探究两位天才“同人不同命”的原因时,能看到的唯一差别可能仅是一张与这些世界级学术成就毫不相干的英语成绩单。 “有教无类”的成功,首先取决于对异类包容,即使这个“人才”是除此一项就别无所长的普通本科生,那些声称对“学术自由”的物质支持和精神支持,都不应该因此变卦。 (责任编辑:铅笔画圆) |
CN论文网,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