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论文网-诚信,专业,快速!论文发表您的首选。

CN论文网 - 专业论文发表指导机构.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欣赏 > 文哲艺术 >

西方攻击性行为理论的研究综述

时间:2014-04-12 13:08来源:未知 作者:刘甲申 点击:
攻击性行为作为一种常见的不良社会行为,其发生与发展机制已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科胡特理论、挫折——攻击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等研究攻击性行为的理论进行了概述与总结,提高了干预、矫正攻击性行为的可
前言
伴随着我国社会转轨进程和异质文化的冲击,个体暴力犯罪
数量每年呈递增趋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与控制问题自20 世纪
以来成为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非常重要、非常活跃的研究领
域之一。攻击性行为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常见的行为,它的控
制、转化与矫正在个体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攻击
性行为不仅影响个体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影响我们整个和谐
社会的构建。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控制、预测个体攻击行为的发生,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可见对攻击行为的研究有防微杜渐的现实意
义。
一、攻击性行为界定
心理学流派众多,各家对攻击的界定都不相同:根据解剖学
观点“攻击性行为是那些导致对方逃跑或给对方造成伤害的行为
或行为模式。”;根据行为后果定义,“攻击是指导致另一个个
体受到伤害的行为。”;根据社会判断定义“攻击实际上是人们
根据行为和行为本身的特性而对某些伤害行为作出的一种判断。
(班杜拉)”。现阶段,各心理学家普遍认可的对攻击性行为的
界定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有意的、不被他人所接受的伤害性行
为”。通过以下三方面来理解这一概念的界定:首先,攻击肯定
是一种行为;其次,攻击是一种有意的行为;最后,攻击的结果
引起了伤害,且不被受攻击者接受。[1]
二、各理论对攻击行为的研究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攻击行为是力必多的释放、是天生的、本能的
被压抑的性冲动的发泄。在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中“本能”被弗
洛伊德视为重要的部分,在研究初期弗洛伊德把本能分为自我本
能和性本能两类,并将性本能视为是驱使人活动的潜在因素,是
人的行为的内在潜力,而弗洛伊德认为导致个体攻击性行为产生
的原因正是人的本能。
古典精神分析后期理论中他又提出了人有两种本能,即生的
本能和死的本能。死的本能主要表现有两个:一是对内的自我破
坏的倾向,自残就是其中一种;二是向外投放的,表现为破坏性、
攻击性、侵略性行为。所以根据弗洛伊德后期的观点,攻击性行
为是人的死的本能的体现。[2]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地区自杀率
高,则他杀案件的百分率就低。弗洛伊德认为,为了发泄人的本
能的冲动,人类采取社会许可的方式使自身的本能冲动即能够释
放,又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3]由此可见在古典精神分析中,弗
洛伊德观点就是,攻击行为的产生是由个体本能决定的,本能被
当做人的心理变化的动力和成因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本
能论并没有对影响攻击性的行为的因素进行研究。
随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发展,到了近代,以结构精神
分析和自身心理学为主的后精神分析登上历史舞台。传统本能模
式被以科胡特为代表的自身心理学新理论模式所取代,将自身设
为人格的核心,通过个体对自身—自身对象关系的体验来说明自
身的发展变化,并指出因为个体自身结构具有严重的缺陷,自身
对象因其自己的人格障碍而长期不能以移情的态度来理解并满
足个体的自身对象需要,所以会导致自身的分裂,而攻击性行为
是从属于自身的,自身是第一性,所以攻击性行为是与生俱来的,
因而,根据科胡特的理论,攻击性行为是自身分裂的派生物。[4]
科胡特的自身心理学观点将自身看作是人格的核心,无疑是有突
破性的,其将一系列问题归结为自身结构中的缺陷,这对攻击性
行为的解决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此理论对为什么非破坏性攻击
行为是与生俱来没有进一步的研究和解释。
(二)洛伦茨本能论
以动物观察研究中推演出来的洛伦次攻击理论观点认为:攻
击是人和动物的一种本能,与吃食、逃跑、生殖一起构成了人类
和动物的四大本能系统。理论认为,人和动物攻击行为与与外界
刺激无关,是由来自有机体内部的驱力产生的。个体必须借助于
适当的外部刺激周期性的释放个体内部不断累积的攻击能量。而
这种释放是可以通过社会许可的方式,如锻炼、冒险等活动来取
代攻击、侵犯、战争等破坏性的发泄途径。他认为攻击并不是指
向毁灭的,这与弗洛伊德有所区别,他认为正是攻击行为造就了
个体间牢不可破的联盟,并且爱的对象也就是攻击的对象,换言
之,有恨才有爱,没有一种爱是没有攻击性的,[5]由此可见洛伦
茨认为攻击行为是类似于达尔文的生存竞争的一种具有生物保
护意义的生的本能的体现,
攻击行为的本能论有一他值得思考的地方,近几年的研究揭
示攻击性的确具有一定的先天倾向受到遗传的影响,但是此种观
点无法去评判,洛伦次的理论的依据是动物实验,从动物推演到
人这中间难免有其局限性。另外,本能论无法解释个体之间的差
异和文化差异,对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也没有进行系统的分
析。
(三)多拉德的挫折—攻击理论
多拉德(J·Dollard)、米勒(N·E·Miller)等五位耶律大
学心理学家(1939 年)发表了《挫折与攻击》一书。“挫折一攻
击”假说在这本著作中被首次提出。假说认为:挫折和攻击是相
对应的关系,挫折是攻击行为的充分必要条件。为证实这一假说
他们在1940 年做了“剥夺睡眠”的实验,实验结果证实了假说
的成立。可是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很多个体遭到挫折时并不会
表现出攻击行为,对此,这一理论被很多人质疑。1941 米勒提出
“挫折引起的攻击性行为分不同的形式,通过不同的形式间接表
达的攻击”以修正这一理论。举例如,攻击迁移到一个新的目标
上,我们不能大骂自己的老板,但是却可以在工作中作梗或散布
谣言。
贝科威茨(Berkowitz)在60 年代继续对此理论进行了修正,
在多拉德的“挫折—攻击”假说中引入一中介变量——情绪唤醒,
并指出挫折所构建的仅仅是一种攻击行为的“准备状态”,攻击
行为的实际发生还需要一定的外部引发线索。[6],这在一定程度
上克服了挫折—攻击假说完全把人这一中介变量排除在外的致
命缺陷。
(四)社会学习理论
著名的心理学家班杜拉既不同意攻击行为是由先天本能决
定的,也不同意挫折—攻击假说阐述行为由环境决定,他认为攻
击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而习得的,对此班杜拉以儿童、青少年
为研究对象提出了攻击性行为理论。
班杜拉以儿童攻击性行为为研究对象。认为攻击的社会学习
通过4 个过程得以实现。一是获得机制,个体形成攻击性行为是
通过观察学习或直接学习;二是启动机制,个体在特定的内外因
素的启动或激发下进行攻击性行为;三是保持机制,由于攻击性
行为而获得的外部奖酬在他们的攻击性行为中占重要的地位,由
此个体在攻击行为中,由他造成的结果进行调节;四是自我调节
机制,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对其行为反应也有着重要的调节作
用。[7]
综上所述,班杜拉认为攻击行为的产生既可以通过强化来培
养,即在“ 做中学”,也可以通过“ 观察学习” 即模仿他人
的攻击行为,但是影响个体产生攻击行为的因素并不仅仅是模
仿,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是建立在个体对攻击行为的习得受个
体本身、环境、行为三个因素的影响,即三元交互的基础之上的。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有一定的合理性,他所提出的三因
素、内外因相互作突破了从单一维度寻找攻击性行为原因的模
式,同时此理论不仅仅提出了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还对影响因素
进行了分析,这对我们控制和矫正攻击行为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班杜拉所提出的理论,对于三个因素中个体的内部因素却没有明
确的说明,只说明了模仿与行为习得的关系,这是其研究中的重
大缺陷。
(五)社会信息加工理论
二十世纪中叶认知心理学兴起,人们把研究的目光放在行为
发生的内部心理机制上,尤其重视心理认知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试图以人类心理活动的内部来诠释攻击行为发生的规律和机制。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攻击性行为的基本假设是儿童对社
会情境的理解会影响他们随后的行为。现如今对认知加工理论有
以下几方面理解:①攻击性个体对敌意性线索表现出有偏向的注
意。② 攻击性儿童对他人行为的解释中存在归因偏见。③攻击
性儿童的行为反应搜索和问题解决策略上存在缺陷。④攻击性儿
童对攻击行为的后果抱乐观的期待。[8]对于这一理论模式也有大
量的实证研究予以支持。Gouze、Dodge 和framo 纷纷证明了有攻
击倾向的儿童会选择性的输人具有敌愈的信息,而Nasby 的实验
也证实了:具有攻击性的儿童倾向于将情境中不明浙的信息解释
为具有挑衅性意义的信息。Spovok 和Dodge 研究发现攻击性的儿
童通常比一般儿童较缺乏甚至无法构想出可解决问题的反应。
Boldizar 等人的研究指出,攻击性的儿童更加倾向于认为攻击性
行为会带来正效应,而过多的利他行为会带来负面结果。Husnan
指出某些攻击性儿童可能具有攻击脚本的潜在知识结构。[9]
这种模型认为个体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以及由过去经验所
形成的内部认知结构与攻击行为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该模型强调
了攻击行为的个体因素包括个体认知风格和个体原有的知识经
验,这对于大量的实验研究所得出的攻击行为与个体的个性、个
体的受教育情况和个体早期经验之间的相关有很好的解释作用。
而且这种模式也为攻击行为的矫正提供了方法基础,在当今这一
理论与前人相比更具有科学性。
总结
这五种理论都存在着各自合理的地方,而且都得到相关的实
证支持。弗洛伊德和洛伦茨阐述攻击行为是人的本能,科胡特认
为攻击行为是自身分裂的产物,挫折—攻击假说概述攻击是由挫
折的环境引起的,这三种理论存在着本能和环境决定因素的争
论。社会学习理论注重个体、行为、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
行为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前面两种理论理论相比较,
他更趋向于完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更加深入地为攻击性行为的
解释和矫正提供理论基础。把研究的角度放在了个体内部的心理
过程,从认知加工的角度分析某一个体为什么更容易表现出攻击
行为,关注到个体间的差异。综上几种攻击性行为的理论,人的
攻击性行为既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后天环境的影响,
还受个体的信息加工模式的影响。要想对人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的
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解释,恐怕不是单一理论能够说明的,每
个理论都只注重某一部分的研究,都只是从某一方面说明问题。
要想对攻击行为作有更全面、更具体、更本质的了解需要博众家
之长。
参考文献:
[1]张文新.80 年代以来儿童攻击行为认知研究的进展与现状
[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
[3]宋淑娟.攻击行为理论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2002.
[4]车文博.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5]康拉德.洛伦茨.攻击的秘密[M].王守珍译,中国和平出版
社,2000.
[6]李斌.儿童青少年攻击性行为归因与对策[J].襄樊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2006.
[7]Jerry Burger.人格心理学[M].陈会昌等人译.
[8]Crick N R , Dodge K.A review and reformulation of
social-information-processing mechanisms in children ’ s social
adjustment.[M]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4.
[9]Wichmann C,Coplan R J,Daniels T.The social cognition of
socially withdrawn children.Social Development,2004,13(3):.
[10]杨慧芳.攻击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式研究述评[J].心理
科2002.25(2). (责任编辑:铅笔画圆)

CN论文网,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
本着为广大作者服务原则.提供最快速,安全的论文发表服务
论文投稿:fabiaocn@126.com
咨询电话:15295038855
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189308602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投稿客服
  • 在线咨询:点击联系投稿客服(189308602)
  • 联系电话: 15295038855
  • 投稿邮箱: fabiaocn@126.com
  • 我们真诚期待为您服务!
真假刊查询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