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和责任。社会责任感是一种道德情感,它把人的内在精神情感和外在行为规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人的发展更为完善。就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拥有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中的大部分人员,但是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我们要更加的注重这一现象。大学生是我国的未来,使我们民族的曙光,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大学生是否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仅仅与他们自身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我们不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中,我们也要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放在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不可否认,现在大部分的大学生是拥有社会责任感的,他们具有正义感,自愿的为社会服务,主动地关心他人,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他们还关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自愿的为国家付出。当社会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出质疑时,他们用实际行动来无声的抗议。2008 年,汶川地震时,大学生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冲到第一线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同是这一年,北京奥运会时,大学生志愿服务,不怕风吹日晒,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服务。在这些客观存在的实际活动中,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我们不能予以否认的。然而,在社会中一些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对他人、对社会严重的缺乏责任意识。 一、价值取向有失偏颇,注重自我价值,轻视社会价值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缺失首先表现在价值取向上的偏失,大学生过于注重自我价值,而轻视社会价值。在社会生活中,过分的注重个人的成败得失,而不考虑社会的发展,过分的考虑自己的需求,而不考虑社会的需求。换句话说,也就是太自我。做所有的事情或从事不同的活动都仅仅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而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总是首先考虑个人的利益得失,或者损害社会利益而成就自我利益,严重的缺乏为社会牺牲奉献的精神。在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大学生调查时,从所得到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会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社会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毫不犹豫的让社会利益服从于个人利益。而在大学是否会对弱势群体深处援手这一问题上,我们也不难看出,先自爱的大学生严重的缺乏同情心,缺乏正义感,甚至更严重的问题是有一些大学生竟然对这样的选择毫无愧疚之感,而是以与自己无关的事情都不要参与自己的一个处世态度。 二、奋斗目标定位不甚合理,重个人前途,轻社会理想 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一个目标和信念,大学生更应如此,每一位大学生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这样才能使大学生更好地发展。大学生是有理想、有担当的一代,但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加的关心自己的发展,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对社会没有一丝的回报之心。他们只是关注于个人的理想的实现,但不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的理想结合起来,对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也没有一个正确的、恰当的认识,这样他们就更加缺乏对社会的主人翁的认识。在一项针对“你毕业后为了什么而努力”调查中,大多数的学生的回答是既为了自己又为了国家,而只有极少数的学生的回答是为了国家的发展。虽然大多数学生兼顾社会和个人,但在实际上,他们往往更偏重于个人。因此,我们不难看出一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正在蔓延开来。 三、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环境保护责任感缺失 社会公德意识是社会责任感的重要表现。现在的大学校园中,有一部分的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薄,环境保护责任感缺失。在大学校园中我们时常看见这样的画面:大学生言行举止不得体、礼貌缺失、自身实践较差、在没人的宿舍中仍然开着电灯、即便不用水也不关水龙头、考试作弊、用钱买假的证书等等。同时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差在校园中也有所体现: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为了自身方便而使用一次性的塑料袋等等。这些现象我们已经屡见不鲜,好像有些习以为常,但实际上,这是极其严重的不道德的行为。在南京的一项的调查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有一定的自制力的,还是能够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保护环境的,而少数部分大学生则缺乏这种意识,这也是我们以后道德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平和环保意识的道路上,我们还要不懈的努力,坚持奋斗。 四、没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缺乏感恩之心 社会责任感要求大学生要正确的认识和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些大学生过于注重自我,只享受自己所拥有的权利,而忽视自己要付出的义务,对父母过于依赖,不好好的孝顺父母,不听从老师的谆谆教诲,而且还有一些大学生对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没有秉承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态度去感恩,却一味的享受。在一项调查中,为了报答国家和学校的学生仅仅只有9 人。这样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 参考文献: [1]王启佩.加强大学生责任感的探讨[J].河南农业,2009(6). [2]宋辉.论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及培养[J].理论界,2009(6). [3]吴兵团.强化大学生责任感教育对策探析[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3). [4]李思明.浅析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缺失及对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3). (责任编辑:铅笔画圆) |
CN论文网,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