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现状与背景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需求多元化背景下, 国家教育部一直在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高职外语课堂教学改革一直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改革多是把目光转向学生在外语课堂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这一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学生如果参与,如何成为外语课堂的主体,教师应科学设计。单纯突出学生的课堂教学设计也是不科学的,这样会使教学模式化,同时导致教师自身逐渐缺乏创新精神。 此外,各高校过分强调考级,使得很多老师在实际教学设计中不断地像考级倾斜,忽视英语语言技能的培养。很多学生上英语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考级。虽然国家一再改革考级制度来淡化考级,然而我国特定的社会状况使学生依然不敢忽视外语考试,特别是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式下,老师和学生往往占用过多的课堂学习时间进行考级的辅导,而忽视语言的交流目的。 2 当前高职外语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新的教育观念 新的教育观念,是指从原来的偏重外语语言技能,转向关注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强调在生动有趣的外语活动中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学会获取信息和创造运用信息;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由单纯注重传授单一、繁难、枯燥的外语书本知识, 转向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与真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信息,拓展视野,使英语学习更为有效和有趣。由于很多高职外语教学缺乏新的教育观念导致他们在教学设计方式上更多地注重知识技能教学,而忽视了与相关学科的沟通, 忽视了学生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的学习。很多教师依然在教学评价方式上,过于强调考试分数、竞赛和选拔等,而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样的陈旧观念导致教师没有重视学生个性与认知水平。在师生关系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并没有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在互动。 2.2 缺乏过应的教育能力。 所谓教育能力不仅是要求外语教师具备过应的语言知识和一定的讲授知识的能力,还应具备观察、组织、协调、沟通、启发、激励、创造等多种能力进而形成其综合效应。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因材施教,用恰当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教师的教育能力决定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和今后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去探索、积累、完善,熟悉教材,驾驭教材,根据学生差异设定不同的教育目标,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 2.3 缺乏必要的知识更新 以笔者所在高职院校为例,外语教材多年没能更新,教师多年讲授不变的内容,导致缺乏必要的知识更新,也就逐渐丧失了发展的能力,很多教师一直在吃老本,这样长此以往,教师不但不能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主力军,也没能具备“一桶水”,那么又怎能给学生高质量的一杯水呢?因此,教师应除了要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过应的教育能力,还应根据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知识,高于教材,而不能教材的奴隶。 3 高职外语课堂的科学性改革 3.1 开展课堂文化导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语言与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学习,因此,外语教学要有目的的进行相关的文化背景导入。文化导入的方法很多,以高职高专英语教材- 新视野大学英语Ⅱ第一单元为例,课文讲授内容为《麦当劳第一家餐厅》,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背景知识展示法,将麦当劳文化及发展过程用多媒体图片方式逐一展示,这样必然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文B 讲授内容为《迪士尼—没有的镜子》,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导入法,先介绍词汇“mirror”的含义、引申义及在课文标题中的巧用,之后系统地, 导入迪士尼的相关内容。 3.2 加强课堂师生互动学习 科学的外语课堂教学设计离不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要从“ 灌输者”向“引导者”转变;由“导师” 向“参与者”转变;由“知识源泉”向“开发者”转变;由“指导者”向“促进者”转变; 由知识的“继承”向知识的创新转变,加强师生互动,构建和谐的授课氛围。例如教师在讲授《时尚和潮流》时,教师可以就现今时尚话题与学生热烈探讨,比如买房、健身、瑜伽、电影、食品等等。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讨论,也可以参与到小组中进行,根据课文内容把握讨论方向,提高研讨效率。在互动学习中教师了解了学生的观点,拉近了师生距离,学生也在口语表达中增加了词汇量,练习了听力,纠正了发音,提高了口语表达水平。 3.3 完善任务型外语教学 任务型外语教学是要在外语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任务中实现自身价值,挖掘自身学习潜力。科学的设计外语课堂,并适当分配给不同学生不同的任务以实现因材施教是高职外语课堂改革的重点。任务的完成会给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感和满足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课堂上分成几个小组,让优等生完成较难的观念表达问题;让中等生完成翻译或角色表扬问题;让学困生在课文中找到老师提出的问题。在任务的学习和完成中,学生们学会了合作学习,提高了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每个学生不同的任务中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3.4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与时俱进。传统的教学观念已成为教学改革的绊脚石,一言堂的教学观念需要转变,改进传统的陈旧的教学模式,科学设计外语课堂教学能够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同时,教师应该知道“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典故,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一方面,教师除了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准确的课堂表达,还应具备清醒的头脑,严谨的逻辑和充满激情的授课状态。另一方面,教师自身情商的提高对于高职外语教学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高职学生并不喜欢外语学习,那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沟通常常可以成为学生外语学习的助推器。因此教师要具备自信、乐观、豁达的情趣和博大的胸襟来包容和欣赏学生。此外,教师要具备分析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提出指导意见,引导学生努力学习,完善自我学生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将来生活和就业打好基础。 3.5 实施课堂激励性教学评价 激励性教学评价要求教师不是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潜在智能,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关怀。高职外语课堂要不断改革单一的期末终结性教学评价,不断完善激励性教学评价,尊重学生的不同智能分布和兴趣还好。例如,优等生在完成英语翻译的时候, 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精益求精:“你翻译地非常好,但是要注意用词,如果能够用词更简洁,那将翻译地更完美!”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愿意向更高的目标努力,使自己的优势更加突出。对于中等生,教师应该欣赏他们的优点,给予更多的关注, 指导他们尽量避免课后练习题的错误,并不断挑战新的目标:“你进步地很快,课后题完成得非常好,老师看到了你的努力和成绩,希望你再接再厉!试着去翻译一下文中的句子”。对于学困生,教师应该多与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击破学习中的障碍。把较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不断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你做的很好,已经有进步。但是你要注意学习方法,背单词的时候要按照音标去记忆,这样你会觉得背单词又容易又有成就感”。但是,教师应该注意激励性教学评价不能片面地理解为一味地赞扬,批评和指正也是一种激励,教师要扑捉学生的“闪光点”, 并使其很好地应用于学习中,成为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 【参考文献】 [1] 刁帅. 提高教师素质. 转变教学观念.[J]. 中国校外教育.2009(7): 188. [2] 方志尧. 让英语课堂激励评价充满人文性.[J]. 考试周刊.2007(4): 112. [3] 王丽萍. 外语教学如何进入交际互动课堂.[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0):22-25. [4] 易斌. 潘利锋. 任务型外语教学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怀.[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2):162-163. (责任编辑:铅笔画圆) |
CN论文网,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