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驱力总的来讲具有自主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所谓自主性就是自觉自发的,而非是被动的。具有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才有可能多投入时间,高效完成课内任务的同时,无限地拓展语文学习的视野,深入钻研,领会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这是语文学习高效的前提。 所谓持久性则是这种学习动力具有长期性和延续性,而非是短暂的或偶然的。因为自主学习,所以才保证了学习的连续性,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从而体验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因而学习内驱力的连续性是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那么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是怎样形成的呢?一般来说,学习的内驱力源自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精神需要,而这种需要又可以分为需要的内因和外因两种情况。 语文学习的内驱力的内因,是学生本身出于对语文本身的喜爱,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满足了精神上的或阅读、或写作方面的需要,如培根所说“读书可以怡情”的作用,在语文学习所获得的精神享受和快感。这种发自内心的对语文的喜爱反过来又可以增强语文学习的内驱力,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促进语文的学习。 语文学习的内驱力的外因,多是源自诸如升学、考试等外在的因素。学生为了达到升学或考高分的目的,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主动地有意识地加强语文学科的学习,出于这样的动机而产生的学习内驱力同样可以促进语文的学习。当然出于外因而产生的学习内驱力较之内因而产生的内驱力则显得功利了许多。而作为语文教师的任务就是加强前者在学生内驱力生成中的比重,促进学生的内在需求而产生的内驱力,实质上就是使学生喜爱语文学科,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感受快乐。 首先,宏观上要加强指导,发掘语文学科的巨大魅力。语文学科的魅力往往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这是由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的。因为语文的外延即是生活,它无所不包、无所不含,我们身边的人、事、自然都隶属于生活。因此语文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生活,使学生懂得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从而自觉领悟生活并最终懂得珍惜和热爱生活。同时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语文教学中完全有可能也有必要让学生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励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通过语文的学习传承祖国文明。 其次,操作上要形式多样,展示语文学科的丰富多彩。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因此这就决定了语文的教学是丰富多彩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或教学形式都将形成学生学习的审美疲劳,从而影响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妨碍语文教学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比如电影赏析、戏剧表演、各类竞赛(诗歌竞赛、朗诵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辩论赛等等),或其他如日记、周记、摘抄等多种作业形式,这些都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语文。 最后,理念上要授之以渔,体现语文学科的自由灵活。语文学科更重在对学生感性思维的培养,语文的学习没有边际,单纯地传授知识显然无法满足高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为此要重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情感教育和能力提高则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高中教师在课内教学的基础上更要重视课外知识的拓展,帮助学生树立大语文的思想,学会到课外找“米”,扩大语文视野,认识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从而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语文学习的内驱力。 总之,语文学习是灵活多样的,只有从根本上入手,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语文学习的内驱力,才能事半功倍,取得语文学习的最佳效果。 附件二: 连云港市教研系统教学评比诚信承诺书
(责任编辑:铅笔画圆) |
||||||||||||||||||||||||||||||||||||||||||||||||||||||||||||||||||||||||||||||||||||||||||
CN论文网,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