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论文网-诚信,专业,快速!论文发表您的首选。

CN论文网 - 专业论文发表指导机构.

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欣赏 > 教育教学 >

例谈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引导教学

时间:2013-11-16 09:18来源:语数外学习(英语教育)杂志社 作者:吴春艳 点击:
摘 要:文言文不仅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文言文就是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是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文言文的教学枯燥、单调,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还扼杀了学生通过文言文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
一、引导学生注重“文质兼美”
《论语》中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这里的“文”是指在外的表现,“质”是指道德品质。对应到文言文教学中,“文”指的是文章的写作技巧手法、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等外在的东西,而“质”则指文章的情感态度、思想内涵等内在的东西。
文言文的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文”“质” 兼顾。如教《兰亭集序》时,我们应引导学生注意作者对江南美景的描写,没有写花鸟虫鱼,而是写竹林,且用“茂、修”来修饰,我们知道因为竹一直被古人喻为“四君子”之一,自古就被赋予了一定的审美情感,作者在面对兰亭美景时选择了“竹”作为刻画对象,且用“修”作为修饰语,从“文”的角度推敲,这个“修”字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从“质”的角度推敲,就会了解到作者是摒弃了江南景色的香艳旖旎,而是借助竹子的刚劲有力、有气节和不媚俗的品质来反映自身的高洁、刚正不阿、不同流合污的性格特点。文章因一“修”字刻画出了会稽山上竹林茂盛修长的特点,又暗含了作者这种刚正不阿的气节,可以说,一字之品既使学生们感受到文章刻画对象的形象特点,又能了解到作者的独特人格魅力和人生观。这不正是体现了我们在文言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注重文章的“文”与“质”吗?
二、引导学生培养鉴赏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是许多种能力的综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方面获得发展”,其中第二点是感受、鉴赏的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们学到最基本的文言知识外,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如教《赤壁赋》时,就应引导学生对文章中各种写作手法技巧进行赏析和感悟:叙事则简洁清晰,历历在目,“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写景则绘声绘色,令人神往,“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抒情则淋漓尽致,情思幽渺,“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歌曰:‘桂掉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议论则即景生论,寓理于景,“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把抽象道理赋以具体形象,生动感人;而且文章语式错落有致,行文有偶有散,但整体上犹如行云流水,巧妙地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在行文结构上巧妙运用主客问答方式,使文章波斓起伏,摇曳多姿,在层层深化中逐层展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时如果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对这些写作手法技巧、布局构思进行思考分析,并通过长期的积累熏陶,那么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三、引导学生锻炼写作技巧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是经过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独运的章法,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虽然现在高考作文的写作大多是用现代文而很少用古文,但是古代经典文言文中蕴涵的写作技巧和谋篇布局的构思还是能对我们的写作有所启发的,如果让作文植根于古诗文的沃土中,让古典文化的精华在自己的考场作文中熠熠生辉,便可以增加作文的文学底蕴与思想厚度,让阅卷老师充分体会到中国灿烂古典文化对高中生的有益滋养,甚至看到考生身上难能可贵的人文精神与文学资质。这样的作文,怎会得不到阅卷老师偏爱呢?
比如2001年《赤兔马之死》化用的是三国演义的故事,2006年的《人与路》模仿的是与余光中的《乡愁》,2011年的《过清论》)模仿的是苏洵的《六国论》),这些作文在当年的高考中都是满分作文。由此可见,学习文言文的写作技巧和布局章法对我们的写作能够有所启发,而文言文的教学是我们掌握这些写作技巧和布局能力的最好的素材来源。
四、引导学生传承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而作为中华民族古代语言载体的文言文,包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因此,我们在文言文教学时,应该珍视她,用现代的眼光审视她,让祖国的传统的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教《五人墓碑记》,要引导学生思考下层人民为了民族利益勇于赴死的精神;教《廉颇蔺相如列传》,要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公而忘私、以大局为重的可贵之处;教《陈情表》,要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的孝道传统……只有在文言文教学时,我们多方面引导学生对这些古人的思想和行动进行思考探究,才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才能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潜移默化地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五、引导学生体现时代特点
文言文虽然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但是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毕竟和我们的现代社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在理解文中的行为方式和情感内涵时,往往会有很多费解的地方,再加上中学生的认识水平有限,对于一些有特定时代背景的文章,我们教学时既应该注重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也应该注意要与时代同步,找到文章中思想文化与现代社会间的共通点,以达到学古知今,古为今用的目的。
教《劝学》时,文中“学不可以己”“君子博学而口参省乎己”“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语句,反映的是荀子提倡博学,不断地学习的精神,在教学中固然要把这些思想讲解给学生,还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意识到这就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通过后天的生命活动弥补先天自身的缺陷,并在此过程中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这和当下要求青少年自立自强的精神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只有在文言文教学中体现时代特点,文言文的教学才能与时俱进,才不至于成为历史进程中被遗忘的美好。 (责任编辑:铅笔画圆)

CN论文网,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
本着为广大作者服务原则.提供最快速,安全的论文发表服务
论文投稿:fabiaocn@126.com
咨询电话:15295038855
在线咨询:论文发表-论文投稿-发表论文189308602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投稿客服
  • 在线咨询:点击联系投稿客服(189308602)
  • 联系电话: 15295038855
  • 投稿邮箱: fabiaocn@126.com
  • 我们真诚期待为您服务!
真假刊查询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