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回顾中整体把握文本结构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草原》一课,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的?
生:景、人。
师:写人离不开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生:我们去草原访问,蒙古族同胞热情地接待了我们。
师:按照这件事情的发展顺序,作者写了几个场面?
生:远迎、握手、敬酒、款待、表演、惜别。
(师分别相机板书上述词语。)
(第一课时之后,文本的主要内容、结构,即文本“写什么”、“按什么顺序写”一定要了然于胸。阅读教学要做到“三路合一“,首先就是循着文路展开,让听课的人、学生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在学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学的。)
二、整合读的感受
课文1节按照“天空——天底下——感受”的顺序描述了草原的景色。读中感受草原美、品味草原美无疑是教学重点所在。
师:首先让我们在读中走进草原,一遍读课文一遍想象画面,体会一下:你觉得草原怎样?(生自由读课文)
生:美、风景如画……
师:能够读出草原的这份美吗?(一生读)
师:小丘是绿的,羊群是白的。颜色鲜明,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老师还没有感觉得到,听老师读一遍。(师读“在天底下……轻轻流入云际”一段。)
(指名刚才读的学生再读,有进步。)
师:现在让我们静静的回味一下,草原美,究竟美在什么地方?你能用“草原美,美在 - ,美在 ,美在 ”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生回味片刻)
生:草原美,美在明朗的天空,美在清新的空气,美在碧绿的小丘。
……
(老舍笔下的草原充满诗情画意,学生就要读出这份美。这也是本节教学重点所在。怎么读,首先要自读感悟美。所有感悟性的教学,首要的是给学生自主感悟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进行“原汁原味”的阅读,获得“原汁原味”的阅读初感。第二层次就是读出自己的感受,这一层次见老师的教学机智,即怎样根据学生读得的情感,进行点拨,体现学生由读不好到读好,由悟的不深到悟得很深刻的过程。这里采用的方法就是老师的范读,以身说法,边读边想象画面。第三层次就是适时言语训练——用“草原美,美在 - ,美在 ,美在 ”练习说话。此举从语用培养的角度出发,训练学生对文本语言的运用能力,阅读积累语言的目的是运用,要给学生多创造这样的机会。同时,也加深学生对草原美的感悟,梳理思维,更清晰认识草原美在什么地方。)
三、整合相同主旨的语句
师:通过上节课初读课文,草原上的蒙古同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热情好客、大方……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节,边读边体会: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蒙古同胞的这份热情,画下来,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生默读圈划批注。)
生:从“忽然,向北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向我们飞过来”这句话中“疾驰、飞”我能读出蒙古同胞骑马非常快,也能看出他们非常想见到我们。
师:你很会读书,能抓住关键词体会。从这句话其他地方还能读出蒙古同胞的热情吗?
生:从“襟飘带舞、彩虹”可以看出蒙古同胞穿得很漂亮。
师:一般你什么时候穿得很漂亮?
生:过年时。
师:我们呢的到来,对于蒙古同胞来说就像——
生:过年一样。
生:“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主人端进来大盘手抓羊肉”可以读出主人的热情,因为主人把草原上最好吃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
师:不但拿出来了,从“大盘”还能看出拿出——
生:很多。
师:好东西拿出来了,还能拿出很多,这就是——
生:款待。
……
师:现在,同学们你们就是蒙古族同胞,能通过你动情地读,读出这份发自内心的热情吗?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感人的场面,反复练读。
生:我读的是“握手”场面。(生动情地读)
师:听出来了,手是热乎乎的,心也是热乎乎的。此刻握住的只是手吗?
生:握住的是彼此的心。
生:握住的是蒙汉民族深深的感情。
……
生:我读的是“敬酒”场面。(生读)
师:平时和同学在一起有过聚会吗?聚会时心情怎样?
生:有过生日聚会,大家都很高兴。
师:再读读这段话。(生自由读,指名读)
师:干部们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我们回敬,主人们再举杯,我们再回敬。主人们再举杯——
生:我们再回敬!
师:主人们再举杯——
生:我们再回敬!
师:真实酒逢知己——
生:千杯少!
师:此刻我们敬的只是酒吗?
生:是尊敬、友好的情感……
师(出示四个场面中描写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学生通读体会。)
(首先仍然是给学生充分自读感悟的机会,学生充分交流阅读初感的时候,老师要能够紧扣学生“一望无知“的地方,相机点拨加深感悟,即见学生所未见,感学生所未感之处。这方见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功底,驾驭课堂教学的智慧。如本环节就是相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体会“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的背后所体现的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扣“敬”、“握”两个字细品,品出文字背后的内涵,这样的教学是有深度的。最后将能够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放在一起赏读,加深体会。)
三、在整合中领悟写法 运用写法
师(指着板书)我们再来看看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草原的?
生:景、人。
师:作者把草原之景写得怎样?
生:写得很美。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为什么要把草原写得这么美?
生:要表达自己来到草原时高兴的词语。、
师:的确心情不高兴,是写不出这么美的语言的。
生:为了衬托蒙古族同胞的美。
师:什么美?
生:心灵美。
师:景美人更美。只有“心灵美”的人,才能真正称得上美人。
(从大的方面说,本课最突出的一个写法就是借景抒情,以景衬托。最后的写话指导之前,引导学生探究发现这样写法,并在写话中尝试运用,做到迁移练笔的短线结合。)
|
CN论文网,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论文发表、论文投稿指导的机构。
|